七氟丙烷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以下区别:
1. 灭火剂成分及性质
七氟丙烷灭火器
七氟丙烷(HFC 227ea)是一种以化学灭火为主的洁净气体灭火剂。它是无色、无味、不导电、无二次污染的气体,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,其化学分子式为CF₃CHFCF₃。
七氟丙烷的密度比空气大,大约是空气密度的6倍左右,能够在防护区内有效地沉积和覆盖。
二氧化碳灭火器
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剂是二氧化碳(CO₂),它是一种无色、无味的气体。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,当被压缩到一定压力后会变成液态,储存于灭火器钢瓶中。
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,约为空气的1.5倍,它可以在空气中下沉,排挤氧气,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。
2. 灭火原理
七氟丙烷灭火器
主要是通过化学抑制作用灭火。当七氟丙烷灭火剂喷入着火区域时,它会受热分解产生含氟的自由基,这些自由基能够与燃烧反应中的活性自由基(如氢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)结合,从而中断燃烧过程中的链式反应,使火焰熄灭。
同时,七氟丙烷释放后会在燃烧区域形成一定的气体覆盖层,也有部分物理灭火的作用,能够降低氧气浓度,阻止燃烧继续进行。
二氧化碳灭火器
主要是通过物理窒息作用灭火。二氧化碳喷放后,会在燃烧物体表面和周围形成一层二氧化碳气体层,稀释空气中的氧气浓度。当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(一般低于12% 14%)时,燃烧就会停止。
另外,二氧化碳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,使燃烧物的温度急剧下降,从而对燃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3. 适用范围
七氟丙烷灭火器
适用于扑救多种类型的火灾,包括电气火灾(因为它不导电)、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火灾、固体表面火灾和可燃气体火灾。例如,在数据中心、计算机房等有大量电气设备的场所,以及一些存放精密仪器的实验室等,七氟丙烷灭火器是很好的灭火设备选择。
二氧化碳灭火器
适用于扑救B类火灾(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)、C类火灾(气体火灾)、E类火灾(电气设备火灾)。但对于一些活泼金属(如钾、钠、镁等)火灾不能使用,因为二氧化碳会与这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,反而可能加剧火灾。在油库、加油站等场所,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有效地扑灭初期油品火灾。
4. 对人体的影响
七氟丙烷灭火器
在正常设计浓度下(一般不*过9%),对人体的毒性较低。但是,当浓度过高时,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,如引起头晕、恶心等症状。
二氧化碳灭火器
二氧化碳灭火器在使用时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。如果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,可能导致人员窒息。因为二氧化碳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,当氧气含量过低时,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威胁。
5. 灭火后的影响
七氟丙烷灭火器
灭火后无残留,不会对被保护的设备和物品造成污染或损坏,这是其作为洁净灭火剂的一个重要优势。例如在图书馆、档案室等场所使用后,不会对书籍、档案等造成损害。
而且,七氟丙烷在大气中的存活时间相对较短,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较小,其全球变暖潜能值(GWP)虽然不是零,但相比一些传统灭火剂还是比较低的。
二氧化碳灭火器
灭火后除了在环境中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外,没有其他残留物。但是,如果在一些对湿度敏感的场所使用,由于二氧化碳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会吸收热量,可能会导致局部结霜现象,对一些精密设备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。